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于向东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
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如同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一样,是在不断继承和创新中实现的。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史。只有继承,没有创新,文明就会因为缺少活力而渐渐衰亡;离开继承,奢谈创新,文明就会因为失去基础而逐步变异。同样,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离不开继承与创新。面对当今世界的变化和挑战,继承不易,需要坚定的信仰和毅力;创新更难,需要宽阔的眼界、胸襟和巨大的勇气。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充分表明我们党具有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性,也具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继承就是坚持,创新才能发展。从继承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从发展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思想认识来源于实践活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只有坚持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思想认识才可能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从而为理论创新奠定基础。理论创新是人们思想认识的一种飞跃和升华,其源泉在于人的能动的、自觉的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在实践中创立、丰富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产生于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与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密切相联。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针对我国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不断适应客观实践的发展变化,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将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作者为郑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