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纷纷会聚中原建功立业
河南构筑中原经济区人才支撑新高地
5月的中原大地,小麦长势喜人。在兰考县超级小麦示范基地,西班牙专家阿若斯正在对麦穗进行测试。该基地负责人沈天民说:“‘兰考矮早八’已经连续10年亩产实打703公斤~769.1公斤,这离不开阿若斯等34个国家的154位国际知名小麦专家的帮助。”
国际合作催生“超级小麦”,这是河南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一个缩影。当今世界,各国和国内区域之间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去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河南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人才和引智项目要对河南予以适当倾斜。这给河南人才工作带来了大好机遇,必将更加坚实地构筑中原经济区人才支撑新高地。
重培养:机制创新让省内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就在食用菌种植面临困难时,汤阴县食用菌协会负责人杜树旺参加了省里组织的赴日“一村一品”培训,目前该县年栽培以日本白色金针菇为主的名优食用菌达到1.2亿袋。河南连续6年组织共计120余人赴日本学习“一村一品”经验,形成特色乡镇30多个、特色村150多个。
建设中原经济区,离不开产业支撑,而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和壮大现代农业,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和大批技能型人才。河南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10年以来,培训技能人才600余万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18.6万人。高级工裴先锋在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焊接项目银牌,成为第一个在该领域获得奖牌的中国选手。
河南还实施了“811”工程,综合发挥“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的功能作用,培养引进80名、1000名、10000名国家级、省级、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推行“人才+项目”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一支领军创新型人才队伍。
选拔机制创新让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河南在全国率先开展职业教育教学专家评选,当选者每人每月享受300元津贴。同时,允许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申报技师、高级技师,高技能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职务。2万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取得了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请进来:让海内外人才在河南发力
前几年,许继集团引进了海外高层次人才雷宪章博士,在他的带领下,许继集团完成了国内直流输电控制保护与换流阀设备自主成套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通用信息控制支撑软件平台两项技术突破,打破了国外垄断,使直流输电系统年销售收入显著提升。
安阳贞元集团近年来邀请丹麦专家21人次,对“有机废物生产车用沼气”项目进行指导,把城市公厕粪便、餐厨垃圾等变成清洁能源——车用沼气,目前已完成年产400万立方米车用沼气。2010年以来,河南共引进国外人才项目500多项、引进各类外国专家4000余人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0亿元。
河南把人才开发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八大支撑体系之一,省内人才、省外人才、海外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河南关于人才、项目、技术、资本等高效对接的机制日臻完善,对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人才和特聘教授人才、优秀高层次人才的扶持力度日益加强,让海内外各类人才会聚中原建功立业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
强服务: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绿色通道”
2009年12月,河南农业大学引进的外籍教师约瑟夫患上了红斑型天胞疮。省外国专家局负责人多次探望,并为他联系好美国的医院,办理治疗手续。省外国专家局局长郭成全说:“要通过全方位的服务让高层次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河南坚持“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明确规定引进的两院院士年薪不低于20万元,并根据项目情况给予100万元以上科研启动经费。去年,省政府下文专门为海外留学人才来豫工作建立“绿色通道”,解决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托上学等问题。
河南还设立了高技能人才专项资金,2010年以来共投入1.7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7亿多元,就业专项资金用于技能人才培养的比例,近两年均达20%以上。
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吹响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会聚中原建功立业的“冲锋号”。“我们要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尊重人才、服务人才,努力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力资源高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郭俊民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