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是搞好学习的前提
何民捷
“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我们熟知的名言,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历久弥新、引人深思。在学习问题上也是如此:谦虚是搞好学习的重要前提。
谦虚的人承认自己存在不足,具有更强的学习动力。“虚”者,“空”、“无”之意也,不足之意也。有“空”,才能充之以“实”;有“无”,才能补之以“有”。谦虚的人承认自己存在不足,所以会自觉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强劲的学习动力。而骄傲的人常常满足于已经取得的些许成绩,沾沾自喜、陶然忘形,所以会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再不愿学习新的东西。翻检历史不难看出,那些名家大家往往都是谦虚谨慎、永不知足之人。苏格拉底曾经说:“我唯一确知的事情,就是自己的无知。”牛顿也说过:“我不知道人家怎样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来,我就像一个在海滩上的小孩子,偶尔拾到较为光滑的圆石,而真理的大海我并未发现。”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知识急剧增长,形势飞速变化,新事物大量涌现,亟须研究和探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理由盲目自满、懈怠停滞,而只能以谦虚的心态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掌握新知识、研究新情况,通过学习实现自身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谦虚的人勇于放下架子、不耻下问,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谦”者,“卑”、“和”之意也,低调之意也。古语云:“登高者必自卑,行远者必自迩。”谦虚的人深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所以能够放下架子,积极主动地向别人求教,在兼收并蓄中丰富自己,在取长补短中提升自己。我国古人历来强调,学问是“学”与“问”的结合,勤学好问、不耻下问才能有所成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他坚持每写一首诗就先念给牧童或老妇听,然后根据其建议反复修改,直到他们听了拍手称好才算定稿。正是这种虚心、诚心,使得他从生活中、从民众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写出了大量雅俗共赏、流传千古的优美诗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同时,谦虚的人往往不拒真言、听得进批评,因而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指引,学到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相反,骄傲的人往往自视甚高、目中无人,不愿向他人尤其是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请教,这就必然堵塞他们借助外力实现提高进步的渠道。
谦虚的人怀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忧患意识,具有坚韧的学习毅力。何谓谦虚?谦虚就是不自满,就是不妄自尊大、固步自封。谦虚的人知道“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所以不会满足于一知半解,而是能够从成绩中看到不足;明白“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不会满足于时停时续,而是能够“活到老,学到老”。事实也反复证明,无论是谁,如果你骄傲自满、不思进取,陶醉于已有的成绩,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就必然会落伍,给工作和事业带来损失。只有心怀忧患、奋发进取,在成功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困难面前始终保持顽强毅力,孜孜不倦地学,持之以恒地学,才能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进而干好工作和事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落实这一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责无旁贷。而要做到“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就要保持谦虚态度,自觉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真正把学习当做一种追求、一种兴趣、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