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鑫山党建网!

湖南:用创先争优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 文章来源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发布日期 : 2012-08-28
  • 阅读数 : 610

——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的认识与实践

  党的建设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央要求,省委坚持理念,按照“以促进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省为目标,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的思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目前,全省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党的建设推进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不断形成。

  抓党的建设就是抓科学发展

  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省委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战略任务后,省委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抓党的建设就是抓科学发展的理念,自觉把加强党的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在全省上下形成抓党的建设就是抓科学发展的正确理念,省委着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化3个方面的认识。

  ——一个地方的发展力强不强,关键在于党组织的战斗力强不强。发展力是一个地方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能力,既包括有形的物质力量,也包括无形的精神力量。而无论是物质力量还是精神力量,都与党组织的战斗力密切相关。所谓“人心齐,泰山移”,正是战斗力决定发展力的生动体现。省委分析认为,湖南发展的任务还很重,摆在我们前面的“泰山”还很多,迫切需要通过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来提升发展力。只有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高举发展的“旗帜”,进一步凝心聚力,做到“一支队伍就是一面旗帜”,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谋发展、抓发展上来;才能形成发展的“堡垒”,进一步鼓舞人心,做到“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在科学发展实践中不断攻坚克难;才能树立发展的“标杆”,进一步激励人心,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个标杆”,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投身科学发展的宏伟事业。

  ——一个地方的发展质量高不高,关键在于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高不高。发展质量反映一个地方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发展的质量高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理念新不新、发展思路对不对、发展举措实不实。而无论是理念、思路,还是举措,都与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密切相关。省委分析认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决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质量是发展的“生命”,而党的建设是“生命”中的“生命”。只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使党员干部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发展理念更加符合时代潮流;才能使党员干部提高把握发展规律的能力,更加自觉地按照经济运行、政治建设、文化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内在规律办事,使发展思路符合客观实际;才能使党员干部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政策体系、管理方式的全面创新,使发展举措符合形势要求。

  ——一个地方的发展环境好不好,关键在于党风好不好。发展是硬道理,环境是硬条件,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就是抓生产力。而一个地方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与党风密切相关。省委分析认为,近年来,湖南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但是影响发展环境的因素仍然存在。我们要优化发展环境,就必须进一步改进党的作风。只有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才能对内增强凝聚力,打造集聚人气的“高地”,巩固和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才能对外增强吸引力,进一步展示形象,显示魅力,打造汇聚人才、资金的“洼地”,树立和展示湖南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的良好形象。

  把创先争优作为科学发展的“推进器”

  为了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党中央作出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决策。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从2010年4月以来,全省16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和360多万名党员,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深刻把握创先争优就是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的精神实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湖南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走在前、作表率”的指示精神,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创新管理、服务群众,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坚持典型示范、党群共建,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中心任务、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本职岗位,在全社会形成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组织保证。

  ——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创先争优的最大目标。推动科学发展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在要求。只有推动科学发展,创先争优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为此,省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把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优势。在工作中,注重“3个引导”: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创先争优中完善发展思路,将“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两个加快”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基层组织,细化到党员岗位,落实到发展实践;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创先争优中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开展“四化两型”先锋行活动,发挥党员干部在解决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等难题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创先争优中转变发展方式,围绕调整结构、节能环保、改善民生等创先进、争优秀,推动经济建设转移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创先争优活动提高了科学发展的本领,带来了科学发展的突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1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2万亿元,经济总量连续4年跻身全国十强。

  ——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创先争优的价值追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开展创先争优,目的就是推动科学发展,造福人民群众。为此,省委坚持把创先争优作为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的生动实践,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创先争优的价值追求。在工作中,注重根据群众的愿望从3个方面着力:围绕“发展还要快一点”的愿望让群众满意,通过创先争优形成加快发展的精气神,在加快发展中深入开展“惠民服务先锋行”活动,实施8大民生工程,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突出民生问题;围绕“作风还要实一点”的愿望让群众满意,建立并落实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干部住村入户、结对帮扶、接访下访等制度,深化“走访群众听民声、深入基层解难题”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深入开展“三亮三创三评”活动,组织开展“万人评议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活动,不断密切党员干部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围绕“榜样还要多一点”的愿望让群众满意,深入开展“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群众推荐和社会公众网络投票活动,生动展示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风范和良好形象,在全省上下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据统计,2011年全省涉及民生的财政投入达2274.3亿元,增长了30.9%。全省共推出拼命支书兰才干、抗洪英雄王建平、爱民模范陈声伟、红烛教师李黎明等群众身边的优秀党员3.8万余名。调查显示,群众对创先争优活动表示“很满意”和“满意”的占97.03%,创先争优活动已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创先争优的着力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为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此,省委坚持从新形势下的国情省情出发,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创先争优的着力点。在工作中,努力做到3个坚持:坚持以思想教育为先促和谐,把创先争优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创建、“雷锋家乡学雷锋”、“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召人们、影响社会,夯实社会和谐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活动创建为重促和谐,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等系列创建活动,不断拓展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涵、创新创建形式、提高创建实效,从而形成人人共创平安、人人共享平安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局面;坚持以化解矛盾为要促和谐,把基层党员干部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最直接、最基本、最有效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处于群众之中、直接面对群众的优势,广泛开展“三访三为民”(访矛盾多发地、安民心,访返乡务工人员、听民声,访特困企业和家庭、帮民困)、“大接访、大走访、大排查”等活动。通过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动员广大党员带头排查纠纷隐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稳定感、和谐感。

  着力抓好基层党建这个基础工程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成功举措。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省委明确提出,要认真总结创先争优的实践经验和重要成果,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从政治上思想上、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上、从夯实党内制度及工作机制上,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据中央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要求,省委着力抓好基层党建这个基础工程,制定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的主题,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要求,全力推进组织覆盖、支部活力、党群连心、基本保障“4项工程”。

  ——推进组织覆盖工程。健全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是抓好基层党建基础工作。为此,我省开展了“两新”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活动,按照“下派、延伸、双找、培训”四轮驱动的办法,全面推进组织覆盖工程:“下派”,就是下派联络员抓好面上的指导工作,选派2.5万名党建工作指导(联络)员和党组织“第一书记”,深入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强帮扶指导,创造条件推动新建基层党组织12600多个,努力实现应建必全;“延伸”,就是抓好“空白点”的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延伸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项目工地、城镇新建小区、居民楼栋、商务楼宇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实现空白必覆盖;“双找”,就是认真开展“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让一批因流动与组织失去关系的党员回到党组织的怀抱,实现流动党员必归队;“培训”,就是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对新任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普遍进行轮训,不断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实现素质必跟进。通过这一工程,有效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巩固了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推进支部活力工程。支部的活力既是党组织战斗力的体现,又是党组织凝聚力的源泉。为此,我省坚持从4个方面来激发支部活力:以订好标准激发活力,根据创先争优活动确立的“五好”标准和“好、较好、一般、较差”4个等级,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对优秀的抓巩固提高,对合格的抓比学赶超,对不合格的抓整顿转化,省、市、县三级分别重点抓好100个、1000个、10000个创先争优示范点的创建;以建好班子增强活力,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选好配好党支部班子;以健全制度保障活力,健全落实党务公开、“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党员教育培训等制度;以加强帮扶增添活力,省、市、县三级派出5000个工作组、10000名党员干部进驻5000个后进、贫困村,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从县、乡党政机关选派12000名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主要派驻经济薄弱村和后进村,加强帮扶指导。支部活力工程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良好氛围。

  ——推进党群连心工程。密切联系群众,更加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加强基层党建的落脚点。为此,我省坚持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来,努力架设4座“桥梁”:架设机关单位联系基层的桥梁,建立健全机关干部住村(社区)入户制度,每个机关(事业)单位都结对帮扶一个村、社区、困难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基层单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至2名困难群众;架设乡镇组织服务群众的桥梁,全面推行乡镇(街道)民情台账制度,乡镇(街道)干部向所联系村(社区)的每家每户发放联系卡,坚持走访困难群众并记录民情日记,同时在乡镇干部中深入开展“一人学一技”活动,要求乡镇干部熟练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和相关技能,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架设群众机构帮助群众的桥梁,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普遍设立群众工作站、组,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架设党员群众信息交流的桥梁,建成覆盖全省乡村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覆盖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基层党建手机信息系统和湖南红星网、红星视频,利用网络、手机、电视开展党员教育,加强党员群众信息沟通和交流服务,提高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通过这一工程,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干部与人民的心贴得更紧了。

  ——推进基本保障工程。党的基层组织要有力量,首先必须有保障。为此,我省坚持按照“3个保障”要求,推进基本保障工程:保障组织经费,建立基层党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使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标准从村年均4万元提高到5万元;保障人员待遇,严格落实“一定三有”要求,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的标准或社区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合理确定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基本报酬,统筹落实其他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合理确定并适当提高离任村主要干部生活困难补助标准,在全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活动场所,努力实现全省村级、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维修改造,以及全省县市级和农业人口超过70%的城区无社区工作用房建设,省财政给予重点扶持,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集聚和流动党员较多的区域,统一规划建设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基本保障工程的实施,为基层党组织注入了强大活力。

  活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迸发,发展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跨越。历史已经表明,我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成功实践,已经为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进程汇聚了强大能量。历史还将表明,随着这一工程的进一步推进,湖南“四化两型”、“两个加快”的美好蓝图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主办:中共河南省鑫山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委员会
地址:中国.郑州市郑汴路125号凤凰城 电话:0371-66513888 电子邮件:dj@hnxinshan.com
Copyright © 2002-2019 河南省鑫山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0652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