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鑫山党建网!

郭庚茂:创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促进中原经济区加快建设

  • 文章来源 : 河南党建网
  • 发布日期 : 2012-05-18
  • 阅读数 : 1032

郭庚茂发表《创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促进中原经济区加快建设》演讲

周强主持会议并致辞袁纯清王君张宝顺李斌苏荣鹿心社李鸿忠王国生徐守盛

等六省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或发表演讲

河南党建网5月18日讯 河南日报报道: (记者田宜龙)5月17日,中部论坛长沙会议成功举行。围绕“绿色发展,共生崛起”这一主题,中部六省党政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进行深入探讨,交流经验体会,积极研究对策,共推绿色发展。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委托,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创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促进中原经济区加快建设》的演讲。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出席会议。

此次论坛东道主,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主持会议并致辞。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斌,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等分别发表演讲。

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宝顺,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等出席会议。

郭庚茂在演讲中说,促进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中部各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立足自身实际,科学明晰定位,持续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有力支撑服务了中部崛起大局。河南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在促进中部崛起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既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挑战和问题,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010年以来,河南在持续、延伸、拓展、深化中原崛起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指导意见》指出:“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的需要,是加快河南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这不仅事关河南发展,而且事关中部崛起、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

郭庚茂说,《指导意见》明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这既是实现河南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赋予河南的重大责任。河南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要求,积极担当创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的重任,努力在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挥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三是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发挥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四是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对外开放,增强“三化”协调发展的动力活力。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承载能力。

郭庚茂最后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曲折,需求不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为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同时,国际国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的趋势不可逆转,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地区的综合竞争优势日益凸显,面临着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实现跨越的难得机遇。中部六省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发展阶段相似,发展使命相同,继续深化合作交流意义重大、前景广阔,应当立足自身优势,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打造好中博会平台,深化务实合作,相互学习借鉴改革开放方面的先进经验,共同争取国家指导和政策支持,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共同繁荣。

主办:中共河南省鑫山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委员会
地址:中国.郑州市郑汴路125号凤凰城 电话:0371-66513888 电子邮件:dj@hnxinshan.com
Copyright © 2002-2019 河南省鑫山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0652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