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围绕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实践。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全省上下在坚持科学发展上认识更加深刻,行动更加自觉,工作更加主动,成效更加明显,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科学发展的战略优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具有良好条件,又面临迫切需要。在积极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挑战中,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思路,坚持在“腾笼换鸟”中转型升级,在“凤凰涅槃”中激发活力,在“爬坡过坎”中攻坚克难,着力做好要素保障、自主创新、品牌战略、金融支持、税费减免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注重谋长远、抓关键、重实效,大力优化全省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支撑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积极申报和全面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构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优势、新动力和新机制。加快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规划建设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先后确定两批42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编制9大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着力扶持146家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推动4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和108家服务业重点企业发展。扎实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工作,着力抓好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等创新平台规划建设,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加大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工作力度,组织开展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专项行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深入实施循环经济工程,不断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努力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不断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大扩权强县、强镇扩权等多项改革力度。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及时制定实施优化金融服务、规范民间借贷、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一揽子方案,引导浙商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互动融合发展。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快推动外贸和外资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推动与长三角地区交流合作向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发展,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
通过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有效实施,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稳定价格总水平的有机结合,增强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2011年,浙江“十二五”规划进展顺利,全省主要发展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许多指标跃上新的台阶。全省生产总值继2008年突破2万亿元后又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2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9000美元大关;全省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突破3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3094亿美元和2164亿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59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151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达到30900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071元。
二、坚持全面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造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多年来,省委、省政府持续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每年都精心研究安排改善民生十个方面的实事,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大力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多年保持稳定,连续13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推进大社保体系建设,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省基本实现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积极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切实把教育和卫生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启动13项国家级教育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从学前3年到高中阶段的15年教育和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基本完成深化医疗制度改革3年5项重点任务,实现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同时,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集中力量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在全省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党建工作交融互动。深化和完善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及时就地化解信访问题。加强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网上舆情引导处置机制。创新社会治安防控和公共安全体系,建立健全社会预警和应急机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全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3项指标连续8年“零增长”并有所下降。实施“强塘固房”工程,创新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和工作机制,积极应对台风灾害和梅汛期钱塘江流域大洪水,夺取了抗台防汛斗争的胜利。
三、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突破科学发展的重点领域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贯彻中央的“三农”政策,结合浙江实际,积极探索生产、生活、生态互促共进的新路子,探索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阶层差距逐步缩小的新路子,探索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新路子,全省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范围不断拓展、力度不断加大、水平不断提升。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加快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规划建设,协调推进200个中心镇发展改革和27个小城市培育,浙江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2.3%,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达到85.6%。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245万亩,启动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37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98个,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十大农业主导产业,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和农业服务体系,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7万多个。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土地流转市场。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80%以上的村庄得到环境整治。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地区的支持力度,开展“山海协作”,帮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山区和海岛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从2011年起,省财政3年内每年筹措23亿元专项资金,对欠发达地区给予特别扶持。
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激发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文化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延绵不断、持续推进的过程。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激发创造活力,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巩固文化大省建设成果基础上,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等“三大体系”,加快推进文明素质工程等文化建设“八项工程”,重点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等“十大计划”,努力建设人文精神高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形象鲜明的文化强省。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深化理论武装工作,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广泛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深入推进道德主题实践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显著提高。积极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和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多形式服务、多渠道供给、多方位保障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8年居全国省区市首位,图书馆总分馆制、农村出版物发行小连锁等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全省文化民生持续改善、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精心培育了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文化优势产业、文化产业区块和文化企业集团,着力打造中国国际动漫节和义乌文博会等文化产品交易和展示平台,影视动漫、出版发行等优势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共有民营文化企业4万多家,从业人员75万人,投资总规模1300亿元以上。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国办文艺院团改革实现新突破。坚持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两翼齐飞”,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对外演展精品,实施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对外文化项目,对外文化交流渠道不断拓展,浙江文化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强化科学发展的政治保障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省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省各级党组织把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推动浙江科学发展上水平的重大机遇,作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强大动力,努力取得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
在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以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强化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途径、提高服务能力。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开展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差额选拔干部、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等6项改革试点。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抓好12项人才工程和8项人才政策落实。不断推进对发展党内民主的探索和研究,探索党代会常任制、党代表任期制试点工作。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积极探索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和防止利益冲突问题,完善具有浙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重视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全省各行政村普遍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持续多年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今年上半年采取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方式,在全省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全省近3万个行政村和上万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兴起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访民情、办实事、抓落实的热潮,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民风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