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瑞士日内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近日,《红旗文稿》刊发了专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瑞士日内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维为的文章,张维为教授指出,软实力比较的关键是标准,如果你只认同西方制定的标准和西方采用的形式,那中国永远也赶不上美国。所以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为了纠正大国小民心态的偏向,我们应该把中国崛起的事实如实地告诉我们的人民。
上海变得越来越像纽约,这其中是不是没有中国模式,而只有美国模式?
张维为教授在访谈中谈到,一位德国杂志主编认为上海变得越来越像纽约,这其中没有中国模式,而只有美国模式。张维为回应道,实际上上海在不少方面是超过纽约的。
比如2011年上海静安区的一场火灾,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政府进行了问责,一些官员受到了法律和行政制裁。反过来看,美国金融危机的持续使老百姓的资产大幅缩水,没有一个人对此负任何责任,既没有法律责任,也没有政治责任,而且造成这场危机的金融大鳄们还要拿巨额奖金。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美国是一个把法治绝对化的国家,依照法治,他们是签过合同的,他们应该拿这个钱。美国老百姓很不高兴,奥巴马总统也很不高兴,但是没办法。中国正在探索新的法律制度,来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要考虑一个国家整体的核心利益和一个社会的道德良心。
好皇帝与坏皇帝
张维为教授曾与美国自由派学者弗兰西斯·福山进行过对话,并回击了福山提出的有关“中国历史上碰到好皇帝就国泰民安,碰到坏皇帝就王朝衰落”的问题。
张维为教授指出,在汲取了历史的教训后,实际上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现在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有严格的任期制,还有集体领导制。我们有一个渊源流传的传统——选贤任能。中国的一个省往往相当于欧洲五六个国家那么大,想要治理好很不容易。我们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选贤任能的模式对美式民主模式是一种挑战。虽然选贤任能模式还可以改进和完善,但已经可以和美式民主进行竞争。
中国人民要坚信自己的路的历史合法性
张维为教授认为,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大致决定了中国社会未来演变的大趋势:它不会是西方所希望的“社会与国家”高度对峙的模式,而更可能是“社会与国家”互动互补的模式。这个模式将会使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叫一锤定音,目的就是终结这些西方模式迷信者的政治幻想,彻底了断他们的“戈尔巴乔夫梦”。
纠正大国小民心态
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引起全世界关注。西方媒体对此报道高调,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少则10年多则2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而中国媒体的相关报道则低调,谦逊。
张维为教授认为,其实,谦虚谨慎也好,韬光养晦也好,关键是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心中有数。如果韬光养晦意味着轻易贬低自己,使得人民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信心,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失去信心,那也是危险的。那些不愿意看到中国模式成功的人就经常利用这一点来误导民众,唱衰中国,造成在一部分国人中大国小民心态的蔓延。为了纠正这种偏向,我们应该把中国崛起的事实如实地告诉我们的人民。
探索和构建“后西方话语”时代的中国话语体系
张维为教授谈到自己在走访100多个国家后得出一个结论:非西方国家照搬西方模式,基本上是照搬一个,失败一个。正因如此,西方的民主制度不是普世价值。张维为教授认为,光说“民主是个好东西”是不够的,还应该加上一句,“好民主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当今世界不同民族探索自己发展道路的努力正方兴未艾,人类对政治制度的探索和认识还远远没有穷尽,西方自己的体制改革也任重道远。
中国崛起触动了世界许多敏感神经,也远远超出了西方政治话语的诠释能力。在这个大变局中,中国的作用举足轻重。中国知识分子不能再唯西方话语马首是瞻,而应该独立思考,凭着自己的良知、学识和爱国精神,在吸收世界智慧的同时,摒弃西方新蒙昧主义,共同探索和构建“后西方话语”时代的中国话语体系,为世界新秩序的形成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