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鑫山党建网!

向西开放:西部大发展的新机遇

  • 文章来源 : 鑫山党建
  • 发布日期 : 2013-10-29
  • 阅读数 : 1146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今年9月,在访问中亚四国期间,习近平同志阐释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响应。这一战略构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拓展西部大开发空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我们一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战略构想,紧紧抓住和用好机遇,努力把陕西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桥头堡。

辉煌历史  深刻启示

习近平同志说,“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2100多年前,西汉张骞身负和平友好使命,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两次出使中亚,“跨世界之屋梁,通中西之文化”,开辟了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绵延7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成为当时世界的“黄金走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习近平同志指出,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和平稳定是前提。历史上,当政局稳定、民族和睦时,丝绸之路就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当纷争不断、战乱丛生时,丝绸之路就衰落萧条。丝绸之路的兴衰表明: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平是繁荣的根基。当前,国际关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求我们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之路,把维护世界和平和周边区域稳定摆在突出位置,和平发展、和睦相处、和谐共建,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中国梦、促进世界繁荣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开放包容是关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中国还称不上一个真正意义的世界大国。丝绸之路的开辟,助推了汉唐盛世伟业,提升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历史告诉我们,开放是进步的先导,封闭是落后的根源。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树立全球化视野,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以开阔的眼界、开放的胸襟积极学习借鉴有益发展经验,推动区域合作,共享发展资源,形成协同互动、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文化交流是纽带。丝绸之路之所以具有恒久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是一条商旅贸易的通道,更在于它是一条文化交流碰撞的通道,使人类文明进步的星河更加灿烂夺目。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面向世界,加强文化交流,彰显文化特色,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在文化互鉴中增强软实力,在博采众长中展示新形象。

互利共赢是目标。丝绸之路沿途各国虽然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各不相同,但加快经济发展、增进国民福祉的目标是相同的,深化双边多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意愿是一致的。取长补短才能互惠互利,深化合作才能共生共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沿途各国在产业转移、应对国际金融和能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等领域更加紧密地合作,最大限度地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

重振雄风  意义重大

习近平同志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根据习近平同志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演讲和9月13日在上海合作组织讲话精神,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大体包括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5个观察员国和欧亚经济共同体国家,总人口近30亿,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项“大事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这是丝路沿途国家发展繁荣、实现复兴的历史选择。进入21世纪,丝绸之路沿途各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开放、包容、共赢逐渐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国家间交往合作、共谋发展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哈第二条跨境铁路等投入使用,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公路通道、中吉乌铁路建设等加快推进,连接中国与中亚的交通走廊初步形成。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等方面的合作日渐深化,20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额增长了100倍,2012年达到460多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或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国。可以说,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其势已成、其时已至。

这是我国向西开放、实现“两个大局”构想的战略举措。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根据“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1999年江泽民同志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2010年胡锦涛同志提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现在习近平同志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上述战略构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实施好这些重大部署,有利于拓展西部大开发的内涵和空间,建立健全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体系,加快形成沿海内陆沿边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使我国发展获得更大战略回旋空间。

这是我国西部地区扩大开放、实现赶超的重大机遇。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实施赶超战略,发展步伐显著加快,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群众生活、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进一步向西开放条件具备、时机成熟。但由于地处我国内陆腹地,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仍处于初级阶段,经济外向度不高一直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短板。以2012年为例,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2300多亿美元,仅相当于广东的1/4、江苏的1/2。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搭建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发挥区位、交通等优势,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一步释放开发开放和创新创造的活力。

顺势而动  率先突破

陕西曾经铸就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今天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有条件有能力成为新起点和桥头堡。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习近平同志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按照“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要求,以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核心,以构建欧亚立体大通道为基础,以加强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先进制造、科技教育、现代农业等领域合作为重点,紧紧抓住机遇、积极主动作为,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努力把陕西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物流商贸枢纽、文化科教交流核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端生产要素聚集区。

加强统筹规划。加强战略谋划,在国家层面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编制、联席互动等合作机制下,统筹推进陕西省规划编制、重大事项协调等工作。成立省市联动协调机构,抓紧与国家有关部委衔接沟通,搞好规划等工作。加强理论研究,组织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深入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陕西的发展定位、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西安作为欧亚经济论坛永久性会址的作用,继续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推进区域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中亚沿线13个城市签署的《西安宣言》为载体,办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城市圆桌会议,共同探讨研究和协调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进一步调整省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资源,建设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基地,增强西安国际港务综合保税区和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功能,进一步提升外贸通关效率。

完善基础设施。打造西安(咸阳)中心门户枢纽机场,开通更多面向中亚地区的国际直航线路,搭建国际—国内高效中转航线网络。集聚国内高端物流,发挥西安国内一流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大力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开通中亚国际运输通道,形成连通内地、直通中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促进产业合作融合。依托陕西产业优势,紧盯中亚市场,着力发展外向型产业,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发挥杨凌农业高新产业技术示范区优势,在中亚合作建设良种繁育、节水农业等现代农业项目。鼓励企业参与中亚地区油气煤资源勘探开发,争取与中亚国家合作建设大型油气化工等项目,支持省内装备制造企业、勘探设计单位拓展中亚市场。

扩大科教文化交流。发挥科教人才优势,认真总结陕西近几年培养哈萨克斯坦东干族青年的经验,建立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上海合作组织西安大学园区,积极吸引中亚国家留学生,打造教育培训、科技交流等合作平台。推动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继续组织实施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文物保护工程,落实《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备忘录》,加强与各申遗城市的合作。建设以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风情体验旅游走廊,联手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扶持创作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艺术精品。

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重要地位。要充分发挥国家支持西安建设发展的政策效用,加大省市共建大西安力度,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推进西咸新区城市发展方式创新试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积极争取建设国家下一代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立产权、期货、债券和股权交易等金融市场,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努力把西安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中心。

(作者为中共陕西省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29日 07 版)

主办:中共河南省鑫山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委员会
地址:中国.郑州市郑汴路125号凤凰城 电话:0371-66513888 电子邮件:dj@hnxinshan.com
Copyright © 2002-2019 河南省鑫山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0652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