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近期,杭州建德市下涯镇联和村党委班子成员一起对入党积极分子日常工作表现进行考察,了解入党积极分子在服务村民、参与公益活动的具体情况。 宁文武 摄
在建德市下涯镇金洲村一场别开生面的答辩会上,村民谢杨、吴金龙和田建云顺利地通过了考评,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从递交申请书到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这是发展党员的第一道关口,一定要把好。”有关负责同志说。
为适应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的要求,杭州市从入党积极分子的产生到异地发展党员把关等各个方面,从严要求、严格规范,严把党员“入口”。
“阳光公选”,分级预审
环环严把质量
杭州市现有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13.2万名。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也是党组织重要的后备力量。如何培养好、教育好、管理好、引导好这支队伍,是发展党员工作的一大课题。
围绕这一课题,杭州市打出“组合拳”,试行入党积极分子“阳光公选”和发展对象分级预审,既要确保入党申请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符合党员标准,又要体现党员群众公认。
“阳光公选”就是通过民主测评、笔试面试、现场答辩相结合的形式公开推选入党积极分子。这是杭州市从2012年开始试行的。能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有不少硬性条件,比如政治表现、现实表现和群众公认度等。党组织坚持公平公正,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突出入党申请人在提高思想认识、履行基本义务、发挥带头作用、遵纪守法守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情况。
近年做卤味生意富裕起来的建德市下涯镇乌驹市村村民王利鑫,始终不忘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对村里的工作也尽心尽力,有着很好的口碑。他是首批通过“阳光公选”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村民,他感慨地说:“这样的做法,让自己努力为民办实事的优势显现出来。”
与此同时,针对近年来村规模调整的实际,杭州市确定了培养教育在支部、审查把关在村级党委(总支)、审核确定在乡镇(街道)党(工)委的原则,规定发展对象上会讨论之前必须由乡镇(街道)党(工)委进行预审,变会后审核为会前把关。
有特殊情况的发展对象,如私营业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60周岁以上、自行脱党或党内除名后重新入党、本人曾有触犯刑律或受治安处罚、本人曾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人员,须报区、县(市)委组织部预审。
发展流程全程记实
过程规范透明
近日,萧山区进化镇华家垫村党总支的三位委员经过讨论,确定了今年村里的两名党员发展对象,并为他们填写了《进化镇发展党员工作全程记实表》。
表格上清楚地记录着两名党员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情况的全程信息,而且每个环节的内容都经过相关责任人核实签名。
为规范流程、明确职责,杭州市在梳理整合发展党员程序性制度的基础上,推行了全程记实责任制。入党申请人从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开始,即由基层党组织负责填写记实档案。操作中按照“一人一档、一事一记、一步一审”的要求,将发展党员工作细分为4个阶段、15个步骤,每个环节都要详细记载。
比如,在培养考察阶段,重点记录培养教育和考察情况,政治审查情况,列为发展对象征求意见情况和党组织讨论确定发展对象情况。吸收为预备党员后,重点记录公示、党员大会票决、上级组织谈话审查等情况。
华家垫村党总支书记华明江说:“实行全程记实制以后,发展党员每项程序都得到细化,责任也都落实到人,工作更加规范、透明,村党组织的公信度明显提升。”
异地联审“六问一查”
来龙去脉清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跨区域流动加快,异地发展党员把关难、转入组织关系党员身份鉴别难等问题逐渐凸显。
针对各地异地发展党员政审工作标准不一的问题,杭州市试点异地政审联审制。本地基层党组织接到外地发展党员政审函,必须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由党组织集体研究讨论并公示7天,在无异议的情况下如实签署政审意见,并报乡镇街道党(工)委审核同意。在发展过程中不在原籍地政审或不采纳原籍地政审意见的,在其组织关系转入时都要进行严格审查,对存在违规入党情节的,其党籍不予承认。
严格党员关系接转,也是把好党员“入口”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近年来,杭州党员队伍数量的输入性增加一直较大,每年市外组织关系转入的党员数,远高于本市发展的数量。针对这一情况,杭州市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中,严格执行“六问一必查”制度,即问组织关系接转原因、问入党时间、问入党程序、问入党介绍人情况、问组织生活情况、问学习从业情况,必查党员档案。
对入党地不符合要求、党员档案材料中存在明显疑点等问题,采用找本人谈话、到入党地调查等多种方式予以核实,甄别和查处了一批违规入党人员。(通讯员 杭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