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在历史重要转折关头力挽狂澜的陕北小城,如今正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喜看今日新洛川(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本报记者 杜峻晓 杨 彦 《 人民日报 》
一座陕北小城,因72年前的一次会议而名存史册。
如今,这座陕北小城,又因盛产品质上佳的苹果而驰名中外。
这座城叫洛川,属陕西延安市管辖。
一次会议,让历史发生转折
自洛川县城北行约10公里,即可到达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川会议纪念馆。
陈列室对面,两孔坐北朝南的窑洞是纪念馆的灵魂所在。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就在这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的小小窑洞里,史称“洛川会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秘密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两个著名文件。成立了由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军事委员会。
洛川会议后,红军坦然接受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番号,115师、120师、129师整编完毕后迅速投入战斗,并漂亮地打出了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等著名战役,使气焰嚣张的侵华日军遭到沉重打击,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高昂士气,逐渐扭转了中国抗日战争原本消极的危局,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因为有了这四天的经历,这两孔原本普通的陕北窑洞在中国历史上流芳百世,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烙下了红色的印迹。因为留下了毛泽东、张闻天、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等伟大革命先烈的匆匆足迹,这里成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月20日,当我们到达纪念馆时,已近下午5时,纪念馆内仍然有游客在驻足游览。一支由46人组成的参观团队将陈列室站得满满当当,原来是国家教育部机关党校培训班的学员们。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委组织宣传处处长郭宇光说:“我这已是第三次到洛川,每次来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在这里,我们的党性受到了洗礼,心灵受到了震撼,激情得到了迸发。”
赵羽是洛川县林业局职工,这一天,他也来到纪念馆参观。当记者问他是第几次来时,他回答说“已经记不清了”。“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过来呢?”“想看看毛主席。”赵羽的回答有些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据洛川县文物旅游局负责人介绍,洛川会议旧址是上世纪60年代几经周折后方才找到的,位于永乡冯家村,原为私塾小学。1966年在原址建馆,总建筑面积404平方米。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维修保护,特别是2000年以来,投资140余万元,新修建了陈列室、大门楼,硬化、美化了院落及大门外停车场,使纪念馆面貌一新。2008年,洛川会议旧址“一号工程”项目实施,对周恩来、朱德、徐向前等领导人在会议期间的旧居进行维修和保护,比原址面积扩大了近一倍;2009年进行了陈列布展工作,完成投资450万元。建馆以来,先后接待过李鹏、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30多人,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200余万人次。去年3月31日起,纪念馆开始免费开放,游客人数由原来的每年10万人次,增长至20万人次左右。
一项产业,让洛川走向世界
在去往纪念馆的沿途,是骄阳映照下的耀眼绿意。同行的县上同志说,再过几个月,这条路就该变得色彩缤纷了。“不仅仅是这条路,而是整个洛川!现在的洛川就是个大果园,一个总面积50万亩的大果园!”洛川县委宣传部干事杨帆骄傲地大声说。
可昔日的洛川,土瘠民贫,直至解放初期,仍然是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每年有两万多亩耕作土壤被地表径流冲走。以农为生的洛川粮食亩产仅70多斤,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可想而知。
直至洛川会议召开10年后的1947年,在与冯家村仅一村之隔的阿寺村,一个名叫李新安的青年才用3头毛驴为洛川人驮回了实实在在的希望。这年农历二月,李新安从河南灵宝为洛川引植了200株苹果苗。从此,这种植物在洛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历经60余年的艰难曲折后,终于发展至目前的50万亩规模。洛川农业人口仅有16万,农民人均拥有果园面积达3.1亩,居全国之首。
“如果说,洛川会议让洛川名垂青史的话,那么,苹果则让洛川享誉世界。”洛川县果业局局长王建锋说。据他介绍,洛川目前已经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苹果生产基地达32万亩,其中出口示范基地5万亩,出口注册果园1.5万亩。洛川苹果荣获国家及部优、省优奖项160多项,先后取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人民大会堂专供苹果等13项重大品牌或冠名权,成功申报了洛川苹果证明商标,形成了覆盖全国28个省市,出口东南亚、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网络。
苹果成为洛川人的“致富果”、“幸福果”。走在洛川农村,一排排整齐美观、富有浓郁当地民居特色的新房随处可见;一辆辆由农民朋友驾驶的电动摩托甚至各型小轿车穿梭往来于乡间道路上。据统计,2008年,洛川苹果总产量60万吨,总收入14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422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5%。“洛川90%以上的农户拥有摩托车,一个总人口20万的小县,仅私人购买的小汽车就3000多台。”杨帆向记者介绍说。
“2007年以来,我们进一步确立了由苹果产业大县向苹果产业强县转变、由苹果产业化向苹果工业化转变的思路,努力把洛川建设成为世界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国家级苹果科研基地、苹果关联产业基地和苹果营销物流基地。今年,我们又把苹果产业与生猪养殖结合起来,全力推进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建设富裕和谐新洛川。”洛川县委书记高武斌谈及洛川的未来充满信心:“2012年,预计全县生猪出栏将达到100万头,苹果产业效益将大幅度提高,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一种精神,让后辈世代传承
“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洛川人民是艰苦奋斗精神卓越的践行者。”陕西省省长袁纯清饱含深情地说。
旧县镇洛阳村张振义父子自1990年开始种植苹果,其间连遭8年冰雹灾害、2年霜冻灾害。在这10年中,他们靠去别人家的果园打工以维持生计,却始终没有轻言放弃。儿子张延民积极学习新技术并应用于自家果园,成长为新一代的“果园明星”。2007年,他家的6亩红富士卖了11万元;2008年,收入7万余元。家中彩电、冰箱、电脑、洗衣机、热水器、摩托车等一应俱全。
果业局长王建锋经常背把锯子、剪子走在果园中,从事苹果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已近20年的他,遇到某个农民因为不接受某项技术而与之吵闹的“烦心事”可不少。“但事后,这些农民都跟我成了朋友。”王建锋说,正因为多年来洛川形成了一支服务果业发展的“土专家”队伍,洛川苹果的品质得以逐年提升。
“新中国成立60年,不仅是洛川苹果引种栽植、发展壮大的60年,更是洛川人民传承革命精神,继承光荣传统,矢志艰苦奋斗,不断开拓创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60年。”高武斌说。
让我们看看今日的新洛川吧!
经济结构日趋合理。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7.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6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位居陕西省前列。
城乡建设成效瞩目。形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完成了新农村总体规划、试点村规划、建制镇(集镇)建设规划、全县村庄布局规划和乡镇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了科学的建设规划体系。统筹城乡发展,注重基础设施配套投入,全面推进城镇建设、新村建设和新民居工程。2008年完成项目投资32108万元,建成项目29个。
特色旅游充满活力。编制形成了旅游总体规划,实施了“一号工程”洛川会议旧址纪念馆维修扩建工程、万凤塔二期维修工程,规划了相思川森林公园、高速路特色购物区、天果大型雕塑、谷咀民俗新村三期工程等八大景区项目。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通过省上验收,全县享受“两免”学生41755人,“一补”17092人。实施了县医院与延大附院托管改革,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区内数字电视实现了整体转换,全县有线电视覆盖率达56%……
洛川,一个曾在历史重要转折关头力挽狂澜的陕北小城,如今正在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